0

一心念佛-天上天下无如佛_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_拈花

下载地址1 一心念佛-天上天下无如佛_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_拈花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佛陀的故事】视频

 


 

    释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尔南部),佛教 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 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的鼻祖释迦摩尼诞辰日。

 


 

释迦人族

 

    释迦牟尼所属的部族,位于古印度东部,接近今天尼泊尔地方的一个小部落。都城设于迦毗 罗卫城,隶属于拘萨罗,以太阳为崇拜对象。释迦族保留原始宗教的占卜仪式,本族以各 种石头制作成护身符。可以祈福化解凶煞。

释迦族自称为印度甘蔗王族的后裔,与《罗摩衍那》的主角罗摩同出一系,属刹帝利种, 为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   

    但是因为释迦族所处偏远,僻处 婆罗门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到达的时间很晚,被认为是 未开化地区,所以是当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纯粹的雅利安人种。   

    释迦族是依附于拘萨罗的一个城邦,地位不高。后为流离王所灭。   

    释迦族早期修行者互相传送或者传抄“佛陀”涅槃前的言论,后来随流离王所灭后大部分真 言都丢失,现今仅存一些会所存有部分“真言”如桔梗会所等。最著名的是佛开示:即使你 没有财富,也可以给人七种布施!」   

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

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

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

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

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

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佛教创立

 

    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兼习兵法与武艺,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 到成年时,娶同族摩诃那摩长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生有一子名罗睺罗。相传释迦牟尼 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 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 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 ,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 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 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 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 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 意为 觉者 、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 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 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 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 ,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 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 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往昔因缘

 

    佛陀于此浊世的因缘在《悲华经》、《大乘悲分陀利经》中有详细的记载 ,亦可参阅藏地大成就者麦彭仁波切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在明末,藕益大师为广弘《悲华 经》,曾作偈云:“此经若能长久住世,五浊恶世不难度尽!”《悲华经》记载此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化。释迦世尊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为度脱五浊众生,旷劫精勤,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所修广大布施行,为三世诸佛中最为第一!娑婆国土每一寸尘土, 无不是释迦牟尼佛苦行之处!以此善缘,令五浊众生,有机缘听闻到佛法。故而在《阿弥 陀经》中记载“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 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 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 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 法。是为甚难。”经题‘悲华’,即‘慈悲的白莲华’之意,喻指释迦牟尼佛,以及如诸佛般发大 菩提心,慈悲摄受众生的大行愿者。   

    在藏地,大成就者麦彭仁波切依于《大悲白莲花经》所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中,记述了释迦牟尼佛因地时,上以国王之躯、下凭畜生之身,为利益众生而发心、修持 、牺牲等种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如果说当今大多数人,包括众多佛教徒,对释迦牟 尼佛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他曾是印度王子、后出家求道并最终证悟成佛的层次上的话,这本 广传则向世人全面、详细、系统地介绍世尊无数劫中六度万行之行迹,使大家对佛陀,多 了一些感性认识与理性了解。


 

娑婆应化

 

    《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 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 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 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 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 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 数有情众生。 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 兜率天之 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 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 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 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白幢天子观种姓、氏族、时、地、母亲等五相后,决定降生于中土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 王之王族,于是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入住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之母胎。  摩耶夫人夜梦六牙白象入住母胎后,即怀有身孕。   

    经十月怀胎,依印度当时的习俗,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产,在许多的侍卫护送下启程 ,当行至蓝毗尼园时,见树林苍翠蓊郁、百花盛开,一切景物均极为清净殊胜而美好,当 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之枝叶,佛陀即于此时,于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由摩耶夫人之右 胁诞生。佛陀诞生之时,有各种殊胜妙相与瑞兆产生,大地有六种吉祥之震动,帝释、梵 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并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沐浴佛 身,诸天以殊胜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缘起,即为后世浴佛法会之由来。佛陀诞生后,随 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涌现宝莲承接佛足;世尊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以此为佛陀于世间示 现成佛之缘起。   

    (在《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来源》中有更深密的讲解)   

    佛陀出生后便成为了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取名“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王后 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七天便去世了。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 道比丘尼)精心照料和养育。太子天资聪颖,幼年就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度传统思想), 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 下儿子罗睺罗。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太子却并不贪恋这些世间的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 ,见到生、老、病、死、等现象以及修道的沙门,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 之志。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求教,复至王舍城求道 ,但都没有得到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 生活,当时净饭王派了五位侍者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 体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遂出苦行林。当时,共修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 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 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四十九日后 ,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 ),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由此因缘,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释尊降魔、成道的 经过,皆由太子的侍者,即后来蒙佛教化而成道的大尊者优波离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 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 众生皆具佛性。(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 顿悟,即而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 的弘法事业(详见一乘三乘),于此同时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佛教 化。其中熟知的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说 《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 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材施教, 点化迷萌,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了悟无上菩提。 如佛陀在波罗 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 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等,五人听后便获果证,当即皈依了佛陀,成为最初的佛弟子。 与此同时,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使其舍弃外道,各获果证。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 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 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挑粪工尼提。总而言 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 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 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贤 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戒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民主自治的 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 ,长行梵行。   

    《大般涅盘经金刚身品》云『如来身者是常住身 不可坏身 金刚之身 非杂食身 即是法身』 然而佛陀在度生的过程中,也曾受到外道的迫害及种种的灾难。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 ,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 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这些都是佛陀的慈悲示现, 为让众生明了因果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无常的色身,不再执着于世间的种 种事物,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佛说大般泥洹经金刚身品》中云『如来身者。 是为法身非秽食身。云何当有若病若恼若坏如坏器耶。随受化者现老病死。如来法身金刚 难坏。』   

    故而佛陀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妙法 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 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 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 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 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 。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 。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临入涅盘之际,佛陀指示弟子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 依不了义经。”并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导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 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 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 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 最后佛陀针对阿难所提 出的四个关键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 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 处、悟处、说法处、涅盘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佛说四 十二章经》中云:『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 忆念吾戒 必得道果 在吾左右 虽常见吾 不顺吾戒  终不得道’』   

    佛陀入灭,遗体荼毗,留下舍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 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罗族( 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吠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 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 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世界上惟一的佛指 舍利即在其中。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 ,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 合。


 

佛陀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佛教化,示现声闻 ,随乐而各专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专长,故称第一。关于此十大弟子,《维摩经》卷 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

 

摩诃迦叶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少欲知足,能堪苦行,故称‘头陀第一’。「头陀」是 译音,意为清心寡欲,扫除世间尘垢烦恼,是佛教的苦行之一。祖师本娶跋陀罗迦卑梨耶 为妻,二人皆不好五欲,志行清净,后皆皈依佛陀。大迦叶从佛出家后,受佛教化,发正 智,八日即证入阿罗汉果。世尊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而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 故事,更为禅家脍炙人口之公案。佛将无上正法付嘱于师,亦将金缕僧伽梨衣付嘱于迦叶 。令其转授当来弥勒佛。是以后来尊者隐于中印度摩揭陀国鸡足山中入定,待于来日之龙 华会。佛涅盘后,大迦叶召集众阿罗汉到王舍城灵鹫山集合,集结三藏经典,由阿难尊者 诵「经」、优波离尊者诵「律」、富楼那尊者诵「论」。对於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 。

 

优波离尊者

    祖师出家前为宫中理发师,与诸王子一同随佛陀出家后,奉持戒律,无丝毫触犯,故 称‘持律第一’。尊者的一生都跟随着释迦牟尼佛。在佛是太子的时候,他就来做佛的护卫; 佛修道的时候,他又做佛的一个护法;佛成佛了,他做佛的弟子。他这一生,没有离开过 佛。尊者,在过去无量诸佛的教中,他都是持戒第一;他在往昔就发愿严持戒律,要修行 这戒法。现在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优波离尊者仍然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来,所 以佛就教他在这个佛法里边专门来修行戒律。对佛所说的戒律丝毫都不犯,对于戒律上最 精严,规行矩步,丝毫也不马虎,对于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都特别注意。堪称为戒律权 威。佛问每一个弟子、每一个菩萨,各人所证得圆通的道理。优波离尊者从座位起来,顶 礼佛足,对佛说:「我曾经亲自随着世尊逾城出家,亲见世尊在雪山修行六年的种种勤苦 ,也亲见世尊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从此之后,我深深地知道这个贪欲为诸漏的根本,狂 心顿歇,就解脱了世间种种贪欲烦恼。世尊教我专门持戒律,乃至教我持守三千威仪、八 万细行,一切的性业、遮业,都清净了。因为守戒守得清净,所以业也都清净。身心都非 常清净、非常寂静,于是就证果成阿罗汉了。」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由优波离诵出律,故 为律藏传持之祖。

 

罗侯罗尊者

  祖师是佛陀做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佛陀亲子。佛陀为罗侯罗剃度后,拜舍 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年十五岁。祖师诵经十分 勤奋,能诵读不懈, 因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弗行乞,于 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于严守制戒,修道精进,得阿罗汉果故称‘密行第一’。
舍利弗尊者
  祖师早年遍习世间技艺,又能广解诸论,年十六已能摧伏其他议论,后因听到马胜比 丘说因缘所生法的偈颂,即能了解诸法无我之理,于是皈依佛法。以智慧猛利,能解决诸 疑,故称‘智慧第一’。由于祖师修持精深,又通晓外典,故归佛后屡能摧伏外道。

 

须菩提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甚能通达空义,故称‘解空第一’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所载,佛由仞利天下降阎浮地时,众人皆前去礼佛。当时祖师正 坐着缝衣服,正准备前往迎接佛陀时,顿生一念,乃观诸法皆空、不造不作之理,遂解 今 所归命实为真正之法聚,于是回到原来的位子上继续缝衣。

 

富楼那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迦毗罗卫人,国师之子。先与朋友出家修苦行,释迦成道后,前往归依 ,精进修持,不懈不怠,善於分辨佛义,广宣法理,故称‘说法第一’。祖师说法时能因人施 教,先以辩才使听者欢喜,次以苦楚之言责切其心,终以明慧教诲空无,令闻者解脱,从 之证果,至入涅盘。

 

阿那律尊者

  祖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饭王之子,佛陀成道后归乡,阿那律与 阿难、难陀、优波离等一起出家为佛弟子。修道精进,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故称‘天眼 第一’。祖师曾于听法中酣睡,佛陀叱责之。遂立誓不眠,因而失明。其肉眼虽败坏,然以 精进修行,遂获天眼。由佛开示《八念经》而获道果。正是天眼使祖师陀对世界看得太清 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气和的罗汉,跟谁都合得来。

 

摩诃目犍连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幼时即与舍利弗结交,志同道合。二人起初随外道 修学。后受舍利弗引导归佛。从释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神足轻举,能飞遍十方,故 称‘神通第一’。 祖师曾以道眼,观见母亲在饿鬼道受苦,后为救其母,按照佛陀的教导,在 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供奉十方僧众,以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救度母亲。由此,佛 教有「盂兰盆节」。

 

摩诃迦旃延尊者

  祖师是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原修习外道,后跟随佛陀学法,能分别深义,敷 演道教,故称‘论义第一’。祖师善演佛略说之法义,助益于弟子对佛法之理解。又热心布教 ,住于阿般提国,教化无数。

 

阿难尊者

  祖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于佛成道日出生,后跟随佛陀出家。能知时明物,所至无 障碍,多闻忆持不忘,堪任奉上,故称‘多闻第一’。尊者端正清净,如好明镜,见其相者, 闻其声者,睹其威仪者,莫不欢喜。又随佛入天人龙宫,见天人龙女,心无染着,虽未尽 残思,而不能染。虽能得阿罗汉道,以供给供养佛故自不尽漏。以此大功德故,虽非无学 在无学数中,虽未离欲在离欲数中。阿难侍佛二十五年,佛所宣说,悉能忆持,不忘一字 。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世 尊之姨母,及五百释氏女眷,得以出家,皆由阿难尽力请求之功。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 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如来十恩

众生所承受于如来之十种恩。即︰
   
(1) 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 安乐。  

(2) 难行苦行恩︰如来往昔在因中,施舍头目、国城、妻子,受难行之苦,皆为利乐众生。 

(3) 一向为他恩︰如来积劫修诸功德,不顾自身,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未曾一念为自己。 

(4) 垂形六道恩︰如来垂化身现六道之中,救济众苦,令得安乐。  

(5) 随逐众生恩︰见诸众生,无有出离生死之心,长劫不舍,故运平等大慈,随逐救济,令 其离苦得乐。

(6) 大悲深重恩︰见众生造恶,如割肢体,心生痛切,自不能安。复观众生堕三恶道,受种 种苦,大为忧恼而起大悲救护之。若见作善,生大欢喜。

(7) 隐胜彰劣恩︰为大乘小乘之机,起胜应劣应之用。为普贤等诸大菩萨,则示现实报胜应 之身。若说三乘教则隐胜妙之相,彰三十二劣应相,令三乘及小教菩萨蒙受利益。

(8) 隐实施权恩︰观诸众生根机狭劣,隐蔽大乘实教,且以人天三乘之权法,诱引众生令成 熟,后以大乘度脱之。   

(9) 示灭令慕恩︰如来若久住世,薄德之人不植善根,不作难遭之想。是故示现灭度,令众 生知佛之出世之难遇。   

(10) 悲念无尽恩︰悲念一切众生,故留余福之教以救济之。示同人寿住世百年而以八十入 灭,则留二十年之余福,以荫末法弟子。复留三藏教法,广令众生依之修行。


 

如来十号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或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 满。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后来人们愚钝了,就慢慢简略为十种名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减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众生弥昧,则减为百 名,众生更愚,则减为今之而十名。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 十种通号。 [出佛说十号经]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

 

(一) 如来(梵tatha^gata ),音译多陀阿伽陀,则无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 而成正觉之意。   

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   

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   

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   

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二) 应供(梵arhat ),音译阿罗诃,良福田。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

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 正遍知(梵samyak -sam!buddha ),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 知一切之法。   

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 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梵vidya^ -caran!a-sam!panna ),具三明。名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 三明及身口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明行足。明即三明也(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   

行足者。谓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梵sugata ),不还来。名善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   

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号善逝。

 

(六)世间解(梵loka -vid ),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 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   

无上士(梵anuttara ),无与等。名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以为一号。虽开合不同。其义则一。故两存之。)   

世间解者。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也。   

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梵purus!a -damya-sa^rathi ),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 软美语,时或悲切语、杂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   

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盘。故 号调御丈夫。(梵语涅盘。华言严灭度。)   

 

(八)天人师(梵s/a^sta^ deva-manus!ya^n!a^m! ),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 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   

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 弟子。故号天人师。(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九) 佛(梵buddha ),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 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 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十) 世尊(梵bhagavat ),具玆十德。名世间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 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 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 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


 


学术研究

 

考古发现

 

    有关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史料中,除了佛教经典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 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 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审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 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此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 ,迦毗罗卫(劫比罗伐窣堵)国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 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 。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 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 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 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现已在南京发现“佛顶真骨”,是世界上唯一一颗释迦牟尼佛头骨舍利,由一名名叫施护的 印度人带至南京。

 

生年考据

 

    有关释迦牟尼的生年,由于古印度典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 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卒年推算的。因此说法不一,竟有60种之多。最早一 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百年。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传 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并以此为依据,在1956~ 1957年举行纪念释迦牟尼涅盘2500周年的盛大活动。西方学者根据南传史料,对佛灭年代 有公元前489、 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日本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 ,从阿育王即位年代公元前271年上溯116年,推定为公元前466生、386年卒。中村元又据 阿育王即位年为公元前286年,推定佛陀的生卒年为公元前463~前383年。中国近代学者依 南齐僧伽跋陀罗所译《善见律毗婆沙》师资相传的“众圣点记”,即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 优波离结集律藏,并在是年七月十五日,在书后记下一点,以后每年添加一点,至南齐永 明七年(489),共计得975点。由此上推,则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 ,而比孔子早逝七年。此说也为日本、印度等国的佛教学者所采用。中国藏传佛教 格鲁派 ,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生、前961年灭之说。

 

部族考辨

 

    释迦族自称为印度甘蔗王族的后裔,与《罗摩衍那》的主角罗摩同出一系,属刹帝利 种,为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但是因为释迦族所处偏远,僻处婆罗门文化圈之外,雅利安 人到达的时间很晚,被认为是未开化地区,所以很有可能是当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纯粹的 雅利安人种。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个大国,都是君主制国家;释迦族统治的是东北部边缘四小国 之一的迦毗罗卫国,采取共和制,以憍萨罗(Kosāla)为宗主国。后来迦毗罗卫国受到憍 萨罗国的流离王侵略而亡国,整个部落也遭到灭族的命运。

 

传教语言

 

    释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恒河两岸的憍萨罗国(Kosāla)、摩揭陀国Magadha )和毗舍离国(Vaiśālī)之间,所以他说法使用的语言很可能是印度东部的方言摩揭陀语 。佛入涅盘后,弟子们编纂佛典时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是摩揭陀语;但是随着佛教传播地 区的逐渐扩大,在各种方言的影响之下,佛教语言不可能保持纯正不染,学者又称呼此为 半摩揭陀语。在阿育王石碑出土之后,学者对于半摩揭陀语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据南传佛教的说法,现存的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语言。但是古 印度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巴利文应该是来自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源自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 ,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语的影响,从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征。   

    佛教的理论是关于解脱的理论,语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绝弟子要求依婆罗 门传统以梵文为统一的传教语言,而允许弟子以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佛教。因此早期的佛教 经典也不以梵文写成。

 

释迦文

 

    释迦牟尼佛,出身为皇子之尊贵,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世间生老病死诸苦,顿舍国城之世袭,妻妾之恩爱。为众生故,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三觉圆满, 证一切种智,得无上菩提。   

    然我等耽染六尘,求出末期,积劫枯露,贫穷疾病,乃至堕于三恶道苦。三界无安,尤如 火宅,人于其中,不知不觉,以至沉沦苦海,千万亿劫,还在其中。幸喜如来,作我等不 请之客,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世尊成佛以来,妙用小乘、中乘、大乘,说法四十九年,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开阐无遮, 度诸疑谤。询苦海之慈航,作众生之慈父。一大事因缘入于世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知见,同出生死苦海,同登究竟涅般妙乐。一泻法门八万四千,以疗众生八万四千烦恼之病。   

    广设方便,先以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而甘露之。施福施慧于无量众生,诸国王、大臣 、长者及其人民,含受法益。争先欢喜受教、顶礼、膜拜、供养而修学之。   

    如法修行,生生不堕恶道、远离苦楚,生生眷属具足、财宝丰盈、常受尊贵、相好光明、 音声殊胜,所求如愿,乃至成就无上佛果。此为世尊之醍醐法味,是以千万年来,无数众 生欢喜得益,获得福泽而信受奉行之妙也。

一心念佛-天上天下无如佛_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_拈花


让我们在欢喜听受此经的同时,共同发愿: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亲朋好发以及六道众生,愿生生世世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量菩提,已,精进修持佛法,永不退转,直到成就!

施经及业报差别经记载:恭敬心布施音乐供佛得殊胜福报,将来声音清晰美妙、声名远播、了知前生的情况、说话受人敬爱、常有宝盖以自庄严、樱路为服饰、面貌庄严见者欢喜、有大福报、命终生天、速证涅架。

供妙音乐之功德:一、身相端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辞和顺五、肤体适悦六、远离噎患七、庆喜多闻八、崇贵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 Www.Foqu5.Com
转载时请附带链接:http://www.foqu5.com/mp3/play-2607.html
一心念佛-快乐念佛广心法师
一心念佛-南无普贤王菩萨 (循环)